< 返回
日期:2021年2月20日(星期六)
時間:下午2時30分至下午4時30分
地點:Zoom
語言:中文
費用:報名費用全免。請按此報名。
名額:300
查詢:如有查詢,請與 Alice Ko officeadmin@hkums.com 或 2241 5507聯絡。
為慶祝農曆新年,香港大學博物館學會和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很榮幸邀請到李美賢女士為大家舉辦網上講座。講座將會配合專題展覽「如絲如畫: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藏中國織物」的內容。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四大發明(指南针、造紙、火藥和印刷術),但中國的發明遠遠不只這四種,例如用蠶絲織造的絲綢就是其中一大發明,並且導致著名「絲綢之路」的誕生。
大家都知道中國的四大發明(指南针、造紙、火藥和印刷術),但中國的發明遠遠不只這四種,例如用蠶絲織造的絲綢就是其中一大發明,並且導致著名「絲綢之路」的誕生。
本講座的內容主要介紹:
• 絲:蠶絲的特性與考古發現
• 緙絲:介紹緙絲的特色、簡史、織造方法和賞析
• 刺繡:主要介紹展品的刺繡內容
講者簡介
李美賢女士的研究範圍包括中國少數民族(民族史與服飾)、佛像藝術、敦煌藝術、絲綢與刺繡(歷史與賞析)。曾任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導師(2000-2010),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委員。現任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香港敦煌之友副主席、珠海學院訪問副教授、同時也是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理事、香港博物館之專家顧問。
• 絲:蠶絲的特性與考古發現
• 緙絲:介紹緙絲的特色、簡史、織造方法和賞析
• 刺繡:主要介紹展品的刺繡內容
講者簡介
李美賢女士的研究範圍包括中國少數民族(民族史與服飾)、佛像藝術、敦煌藝術、絲綢與刺繡(歷史與賞析)。曾任香港大學專業進修學院導師(2000-2010),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委員。現任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員、香港敦煌之友副主席、珠海學院訪問副教授、同時也是中國敦煌石窟保護研究基金會理事、香港博物館之專家顧問。
圖:《芙蓉翠鳥》,中國,清代 (1644–1911),十八世紀,緙絲,立軸,114.9 x 41.5 厘米,林國本醫生惠贈,HKU.T.2008.1676